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6004639/2021-00001 发布机构: 宝鸡市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1-06-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宝鸡市财政局2021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1-05-28 08:45:55 浏览次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国两会、全国全省财政工作视频会议、省委市委全委会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今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提质增效贯彻落实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市“十四五”发展高点起步、良好开局提供坚强财政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更好履行财政职责使命

要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既按照自身职责抓好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涉及财政部门的重点工作,又综合考虑财政资源配置、政策供给对各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支撑影响作用,奋力谱写财政改革发展新篇章。

1.把“两个维护”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增强财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思想认识,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夫,切实把“两个维护”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牢牢把握“国之大者”,更加注重“以政领财”,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和务实作风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在落实落细。

2.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科学制定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健全完善财税政策执行机制,财政资源配置、财政政策制定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用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3.编制实施财政中长期规划。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关于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实现路径的重大部署安排,充分认识积极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丰富内涵。紧盯中央政策走向,及时修订完善并组织实施财政“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更好发挥现代财税体制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撑。

二、提质增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实现财政更可持续发展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既要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又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支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4.持续释放减税降费红利。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和陕西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阶段性税收减免政策,以及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管理,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

5.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财政部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精准滴灌”效率,确保中省资金及时安全直达县区,有效弥补基层财力缺口。同时,要合理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规范做好资金分配使用工作。要充分发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作用,强化全过程监控,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

6.积极争取并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标中省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指南,联合市发改委、县区和部门紧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征集储备一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申报发行等工作,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和“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项目比例。加快专项债券资金支出进度,强化使用监管力度和绩效评价,真正发挥稳投资、促消费、惠民生、补短板的作用。

三、持续加强财源建设,集中有限财力保重点

7.持续做大财政收入总量。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按增长5%左右安排,收入预期目标为93.37亿元。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和执收部门要通力协作,综合治税,积极采取涵养财源培育增量、盘活资产资金、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管理、收缴处置罚没财物等措施,突出抓好优势行业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要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国家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财税支持政策等机遇,全面做好争取中省资金及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弥补财政支出缺口。

8.健全完善长期过紧日子机制。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把预算管理作为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压实预算单位主体责任,下更大力气优化支出结构,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深入挖掘节支潜力,大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推动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政府采购、资产配置使用等方面做到厉行节约,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9.全面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力度。进一步构建预算统筹共编、管理协同高效的“六个结合”预算管理新格局,把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作为集中财力办大事重要抓手,健全同一领域不同渠道资金、财政拨款资金与非财政拨款资金、不同年度间财政资金的统筹机制,加强公共资源综合管理和各类经济资源统一管理,依法依规将各类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实现政策集成和资金协同,集中有限财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县级“三保”、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任务,增强财力保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10.着力支持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认定补助制度等一揽子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用好科技创投基金,争取中省更多的技改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落实企业挂牌上市补助政策,支持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鼓励科技型企业在主板、科创板、新三板上市融资。

11.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用好中央基建投资,重点用于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持续支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筑开放大通道大平台。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12.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支持项目建设。围绕持续打造先进结构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优势装备制造、食品产业、高端能化等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抓好科技创投、工业发展、文化产业投资、绿色发展等产业类子基金的投放和搭建,探索基金、租赁、保理、担保等已有金融手段组合联动,开拓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等新业务产品,推动一批引领性、创新性、支撑性产业项目发展。PPP模式方面,要充分挖掘符合要求的新PPP项目,优先选择一批有稳定现金流、使用者付费的项目入库实施。

13.着力支持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快补齐农村流通短板,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加大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文化旅游等投入力度,支持高水平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第八届特奥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推动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消费新模式和冷链物流、生鲜配送等消费新业态发展。

五、着力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14.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支持开展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十大行动,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和企业担保贷款作用,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15.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加大普惠性幼儿园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不平衡等问题。改造提升薄弱高中学校基本条件,支持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和中职学校达标创优。

16.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健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财政扶持政策,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和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17.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健康宝鸡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继续加大文物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投入,支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宝鸡。

六、着力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8.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支持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

19.支持保障粮食安全。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持农业良种培育和种业发展,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支持“3+X”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发挥好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

20.支持乡村建设行动。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七、着力加快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21.大力支持秦岭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支持加强损毁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尾矿库治理,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

22.全力加强污染防治。支持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和建设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持续改善大气环境。推进渭河干流及支流综合治理,支持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和建设市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切实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23.解决支持绿化美化。管好用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统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支持重点林业生态保护,加强天然林保护、湿地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绿化美化。

八、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24.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实施好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改革。推进知识产权、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快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并嵌入部门预算管理过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更好发挥标准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修订完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出差、因公出国等经费管理制度。

25.深入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围绕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标,层层压实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按照“谁使用资金,谁负责绩效”的原则,厘清部门主体责任及部门内部财务机构、业务机构的职责;同时,按照“谁管预算,谁管绩效”的原则,厘清财政部门内部职能科股室、支出科股室、评审机构的职责分工,防止预算绩效管理责任虚化、弱化。要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健全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

26.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常态化债务风险预警监测,严格执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强化隐性债务目标责任考核,督促各县区各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分类采取展期、重组、转化、盘活等化解手段,做实隐性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推进市县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加快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投融资能力。

27.要全面防范财政运行风险。要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将“三保”作为今年预算安排的重点足额编列、不留缺口,确保“三保”不出问题,坚决防范“三保”风险。要对各领域民生政策进行梳理,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要密切关注事关全局的其他重大风险,防止向财政转移集聚。

28.加强财政法治建设。自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全过程,加强财政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全面履行职责,规范财政重大决策程序,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全面落实人大决议,积极向人大报告支出预算和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继续配合做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做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积极组织开展财政财务管理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九、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全面提高财政系统党的建设质量

29.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战略考量,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落到每个人、每件事上,充分体现在工作思路、目标、措施上,时时处处按照讲政治的要求检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弘扬革命精神,创新学习机制,突出“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砥砺党性初心、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

30.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工作要求,以及全市性大事要事和财政中心工作,推动政治监督落实落细落具体,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要坚决防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继续精文减会,不断巩固减负成果。要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31.强力推进巡察整改常态长效。要在市委巡察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整改的政治自觉,巩固拓展整改成果,在常态化、长效化上狠下功夫。要对标找差、举一反三,深入查找整改落实中存在的偏差、落差,认真检视反思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对存在问题再梳理;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对整改任务再细化;要建章立制、加强督导,对整改效果再落实。

32.推进“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局党组将一如继往大力支持驻局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主责专责同向发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要按照市纪委监委“1+5”制度体系要求,加强改革试点成果运用,细化落实措施。全市财政系统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头雁作用”,自觉做好表率。各级班子成员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管好自己的“责任田”。

33.持续转变工作作风。要把勇担当、打硬仗、破难题作为检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一把标尺,在新征程上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推动新时代财政追赶超越取得新气象新作为。要自觉适应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刻苦学理论、学法规、学政策、学业务,练好内功,增强本领,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要继续抓好调研,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领。

34.巩固全国文明单位成果。对标全国文明单位干部素质高、业务工作过硬、社会形象良好的标尺,认真落实文明单位常态化管理要求,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推荐身边好人”、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我们的节日”、爱国卫生、交友帮扶、扶贫帮困等各项文明创建活动,抓好财政文化建设,实现精神文明与财政工作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