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宝鸡市财政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入渠道,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助力推进宝鸡市“千万工程”建设。
一、投入为重,打造资金保障坚实后盾
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宝鸡市级财政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投入进一步向“三农”领域倾斜,政策供给精准有力。一是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将“千万工程”建设资金纳入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2023年—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规模达118.65亿元。二是不断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两年来,在土地出让收入(益)中安排用于农业农村支出3.93亿元。三是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千万工程”项目资金保障加力提效。四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优化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贴息补助政策,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2023年,市级财政投入1017万元贷款贴息补助吸引金融贷款7.16亿元投入乡村产业建设。
二、聚焦产业,精准制定财政支农政策
2024年3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宝鸡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2024—2027年)》(宝发〔2024〕2号),市财政局立即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实施意见:由县级整合,确保全市每年集中不少于3.5亿元资金,支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市级财政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对当年认定的省级示范村,按照每村50万元标准予以奖补;对通过验收认定并在季度观摩评比活动中确定为优胜等次的市级重点村,按照每村10万元予以奖励。
三、监管为本,下足功夫加强资金管理
2024年,宝鸡市投入“千万工程”建设资金达7.87亿元,其中:乡村产业2.87亿元、基础设施1.77亿元、人居环境1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坚持绩效优先,强化资金动态管理。一是依托动态监控系统,实现涉农资金全过程监管。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平台等,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融入涉农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二是每季度要求县级报送“千万工程”资金使用台账,详细记录支持资金来源、支出内容等。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掌握资金下达进度、支出进度和用途、绩效等情况。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各级年度考核、综合核查、绩效考评、审计检查等发现问题为导向,落实关键举措,狠抓问题整改,促进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宝鸡市财政局将进一步提高“千万工程”资金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持续支持“粮食战略产业+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整合政策资源、项目资源和资金资源,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