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市综改中心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统领,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政策与资金资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五项重点工作,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补齐民生短板
五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3115个,总投资5.92亿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5.29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共新建拓宽村内道路200多公里,修建桥涵90座、公厕48座,安装路灯4000余盏,修建水渠200多公里,建设便民服务广场22万余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饮水、环境卫生等突出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提质升级。
美丽乡村建设绘就宜居新画卷
2021-2023年,全市围绕“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目标,因地制宜实施美丽乡村试点项目37个,总投入6000余万元,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红色美丽村庄焕发时代新光彩
“十四五”期间,全市共有6个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累计投入资金1.16亿元。通过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了红色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村集体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
五年来,全市在13个县区开展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401个,累计投入中省资金2.33亿元。通过部门协同推进和财政奖补试点两种模式,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为乡村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性改革试点探索振兴新路径
2025年,眉县启动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示范试点,计划总投资2.28亿元,在2个镇10个行政村开展三大类15个试点项目。试点围绕富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创新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力争打造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样板。